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9月4日,“丝绸之路——杨晓阳丝路四十年美术创作暨文献展(云南)”座谈会在云南美术馆举行。座谈会搭建了一个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全面回顾了丝路主题美术创作的发展历程股涨柜,还就该主题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路径与创新表达展开深入探讨,为新时代丝路文化的艺术化呈现与创造性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意义的理论见解与实践方向。
展览现场 供图 股涨柜
杨晓阳,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致力于美术创作、理论研究、美术教育、美术学院和画院建设以及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多项重大活动的策划组织,是中国美术界重要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丝绸之路——杨晓阳丝路四十年美术创作暨文献展(云南)”收录了杨晓阳以丝绸之路为题材创作的600余幅精品,分为生活写生、丹青意蕴、水墨精神三大部分,展现了他严肃认真的探索精神,坚实全面的绘画功力,以及写意水墨的突破与创新。
展览现场 供图
本次座谈会特别聚焦云南作为“丝路文化交汇节点”的地缘性意义,从大理、丽江等古丝路重镇的文化遗产,到当代跨境艺术交流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罗江表示,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杨晓阳始终心系地方美术发展,此次特意将这一重要展览带到云南,为云南美术界注入了新的思考与灵感。云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缪开和认为,杨晓阳的创作,从题材的广度到精神的深度,都为云南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学术标杆,也激励大家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传统、勇于创新。
座谈会现场交流热烈,与会者一致认为,杨晓阳的艺术实践深化了对丝路美学的理解,为云南乃至全国美术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座谈会现场 供图
“美术是一个社会现象,它必须有全社会参加。美术是一个自己的发挥,也是广大观众、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引起大家思考,来丰富我们所思考问题的一个过程。”艺术家杨晓阳表示,希望展览成为一个契机,助力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努力。“不只是画家,参与的人、帮忙的人、创作者都有收获。”
现场,杨晓阳将作品《母子情深》捐赠给云南美术馆。
据了解,“丝绸之路——杨晓阳丝路四十年美术创作暨文献展(云南)”在云南美术馆展出至9月7日。
【来源:云南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股涨柜,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举报/反馈信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